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博士资讯 > 正文

2022年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21-09-27

  一直关注考博的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大部分国内院校会在9-10月份公布博士招生简章。无论是在职博士(非全日制)还是脱产博士(全日制),都一定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情况并提前做好资料准备、联系博导和备考工作。为帮助各位考友节约时间,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boshivip会及时更新各高校招生信息,大家可以把本站加入到收藏夹,使用时直接在搜索栏检索目标院校,当找到有价值信息时再到目标高校研究生院官网核实即可。

  以下是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图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院系简介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起源很早,凝聚了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2016年,社会学专业被纳入“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赵鼎新教授为学科建设首席专家。社会学系师资雄厚,已经引进如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康奈尔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博士25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社会学科为目标,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人类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区研究、政商关系研究等领域,已位居国内外着名大学社会学系的前列,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在2021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在中国大陆排名第六,位列全球前150名。

  一、招生方式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

  二、招生专业

  社会学专业计划招收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三个方向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普博生。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为5年;硕博连读生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为5年;普博生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为4年。都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三、各类博士生的申请条件

  (一)直博生

  1.获得所在学校研究生推免资格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

  2.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要求的体检标准,能够独立完成学业。

  3.外语水平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2017年9月1日至申请截止日期间的成绩方为有效):

  ①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00分及以上;

  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

  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4.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硕博连读生

  1.本校在读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2.需通过社会学系资格考试。

  3.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要求的体检标准,能够独立完成学业。

  4.外语水平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2017年9月1日至申请截止日期间的成绩方为有效):

  ①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00分及以上;

  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

  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5.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普博生

  1.符合教育部和浙江大学关于博士生的报考条件。

  2.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要求的体检标准,能够独立完成学业。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海外留学人员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必须于2022年3月底前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否则不予录取)。(硕博联盟防采集提示整理不易,请记住本站网址:www.boshivip.cn)

  4.外语水平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2017年9月1日至申请截止日期间的成绩方为有效):

  ①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00分及以上;

  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

  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④2017年9月1日以来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

  ⑤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英语申请条件为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60分及以上,或托福(TOEFL)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或雅思(IELTS)成绩达到5.5分及以上。申请人复试时须参加我系组织的少数民族语文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文献互译和写作。(本科专业为蒙、藏、维、哈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申请人可免试)。以此种条件录取的非专项普博名额不超过1名;

  ⑥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

  5.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6.全日制非定向考生能在入学前将档案、人事、工资关系等转至学校。

  7.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必须满足学校相应的报考要求。

  8.在读博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

  (一)直接攻读博士生

  学校于2021年8月10日开通外校或本校跨院系推免生报名系统,申请截止时间及步骤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获得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我校招生学院(系)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

  (二)硕博连读博士生

  线下申请时间:2021年12月23日-2021年12月30日(秋季入学)

  具体申请程序参见社会学系网上相关通知。

  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经向社会学系线下申请及考核通过后,2022年4月中旬在网上报名申请,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相关通知。

  (三)普通招考博士生

  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

  1. 网上报名申请时间

  2021年10月中旬开通报名系统,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参见《浙江大学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

  2. 申请材料要求

  下列材料需在2021年12月10日之前寄送至: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创意大楼A座(成均苑8幢)1121,王老师,邮编:310058(以邮戳上寄出日期为准)。境外学位证书可最迟于复试前提供。

  申请材料清单如下:

  ①《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申请表》(附件1),申请者须注明报考方向。

  ②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成绩单(复印件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③学士、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

  ④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原件(附件2);

  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需提供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⑥一篇享有独立知识产权且是唯一作者的代表作(可以是公开发表的,也可以是尚未发表的;可以是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的期刊论文要求复印期刊封面、目录、正文和版权页);

  ⑦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⑧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⑨符合第三条第(三)类第4项第⑤条标准的考生,报名时需特别注明。申请免试少数民族语言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本科学位证书原件。

  ⑩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提交的材料增项: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提交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签字盖章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报考对口支援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人事部门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以上申请材料(除专家推荐书)须在报名的同时上传至报名系统。专家推荐书可用邮寄方式(密封、签名),也可由专家本人将推荐信扫描成PDF以官方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专项计划增项材料原件需邮寄至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电子邮箱地址请见下文联系方式。申请者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弄虚作假、违反招生规定、存在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复试资格或录取或入学资格。

  注:未及时在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的网上报名申请、未及时缴费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寄出纸质版申请材料的,本次申请无效;已经缴纳的报名费不予退还。

  3、初审与复试

  通过初审的名单计划于2022年1月在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官网公布,复试考核具体参见后续社会学系2022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五、奖助学金

  除了享受学校的研究生奖助金以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设立了国内会议资助:详见《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国内学术会议资助标准(暂行)》。

  六、博士招生培养的特色项目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已经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博士生交流项目。

  七、联系方式

  王老师,电话:0571-88208155;邮箱:0918015@zju.edu.cn

  图片附件1: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申请表.doc

  图片附件2:专家推荐书.docx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2021年9月24日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77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15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202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47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40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60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41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81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71次

ÔÏ¿ͷþϵ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