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博辅导 > 论文指导 > 正文

除了论文质量,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投稿录用率?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20-02-26
  决定一篇稿件能否被理想中的期刊录用的根本标准是学术质量。那些开辟新研究领域、提出新学术观点、运用新研究方法、提供新研究资料,发前人之所未发、说前人之所未说、证前人之所未证或未能证的来稿极易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阅读兴趣,录用的几率非常高;相反,拾人牙慧,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的来稿初审都难以通过。但是,很多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学术质量也比较高的来稿也会被期刊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没有处理好影响稿件录用与否的非质量因素。从事学术编辑多年,笔者认为作者除了创作高质量学术论文之外,还应妥善解决好以下影响稿件录用与否的非质量因素。
  
  1、吃准目标期刊定位
  
  不同类别的期刊,收稿范围、栏目设置、刊文风格和读者群体均不同。同为煤炭行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是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煤炭学报》以学术性为重,二者在收稿范围、栏目设置等方面有一定差距。所以纯技术应用文章投往《煤炭学报》不合适。同为教育理论的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在发文风格上差距很大,前者注重宏观理论探讨,后者注重微观经验交流。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必须对目标期刊的定位有深入了解,确保所投文章与目标期刊的收稿范围、栏目设置、刊文风格等相符合,不可盲目投稿,否者很可能出现初审退稿情况。
  
  2、按照目标期刊要求撰写规范论文
  
  不同的学术期刊对投稿要求不同,作者应该按照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修改好文章后再投稿。很多作者写好论文后根本不看期刊的投稿要求便直接投稿,试想,一篇极不符合期刊投稿要求的文章呈现在编辑面前,会给编辑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2.1写好规范、地道的英文摘要
  
  对于很多学者来说,撰写一个深度体现论文学术价值的中文摘要不在话下,但是撰写的对应英文摘要实在不敢恭维。科技的不断国际化,促使中文期刊必须积极迈出国际交流的步伐。英文摘要是进行国际交流的窗口,英文摘要若撰写得不地道、不全面、不规范,将会成为影响中文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的阻碍。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筛选科技期刊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求科技期刊给出所有的作者和作者单位,提供规范、地道的英文摘要。因此,作者按照目标期刊要求所撰写的英文摘要必须做到内容原创性、语言简洁、规范、信息全面具体,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E-mail、电话、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等。
  
  2.2写好有理论深度的前言
  
  学术论文的前言是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主要用来交代论文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前言写得好,可以吸引期刊编辑、审稿者的阅读兴趣。最能提升前言理论深度的,作者重视的,必须出现在前言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当前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进展现状;
  
  ②前人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进行归类概括,分析得失,指出已有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什么不足;
  
  ③作者关于本研究的理论来源、写作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实际意义等。
  
  这样做,作者研究理论才能高屋建瓴,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才能得到突出,才能迅速把握读者的阅读心理。
  
  2.3提供可验证的数据和简洁、准确、规范和可供编辑的插图
  
  数据都应是通过试验得来的,数据能否经得起验证是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作者应在论文里交代试验的整个过程,使读者阅读时可以在头脑中浮现作者做试验的全景图茂,进而感知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而非孤零零的在文中列出三线表、填上令人莫名其妙的数据,再完美的数据分析,没有可验证的数据来源,也是无根之水。
  
  插图不仅可以使论文某些内容的叙述更加简洁、准确和清晰,还具有活跃和美化版面的功能,使读者阅读时赏心悦目,提高阅读兴趣。期刊对插图的要求在其征稿简则中可详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交的插图都应该是方便编辑的插图。因为作者提供的插图,期刊在排版时都需要审理、删减修改、重新绘制、植字和调整比例等,难以直接编辑的插图,会给期刊编辑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插图简单、准确、能说明问题即可,不需要与要解决的问题无关的插图。附带无关插图过多,编辑时费心力、排版时占版面、保存时占流量、交费时占费用……总之一无是处。
  
  2.4提供可靠、最新、权威的文后参考文献
  
  根据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着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作者在写作论文或着作时,着录的参考文献学术价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作者所着论文或着作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瞬息万变,新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产生新发明、新创造是历史的必然,借鉴已有的最新的、最权威的学术成果是作者学术创作高起点的体现。因此,作者必须对文后参考文献加以重视。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具有一键搜索性,即可使用搜索工具或图书馆一键查询;
  
  ②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编排要求或目标期刊编排要求编排,做到编排准确,无遗漏;
  
  ③参考文献最好是近5年核心或权威期刊刊载的文章,或者是该研究方向权威人士的文献;
  
  ④以期刊为主,尽量不要把着作作为参考文献,因为着作上的知识、信息大都是公认的,时效上不具有新颖性。
  
  2.5投稿前多做语言润色修改
  
  一篇学术价值也许很高的文章,如果语句不通、错字连篇、阅读时艰涩晦深,很容易使期刊的编辑、审稿人产生懒惰情绪,不愿意继续花时间在文章的页面上。多年编辑经历发现,在专业研究领域有很高成就的学者,其行文如流水,读来一气呵成,有时竟无一字、一标点可改,写作功底确实令人赞叹。
  
  而很多年轻的作者在进行学术创作时,比较浮躁,论文刚刚完成便迫不及待地投出去,不肯花工夫阅读自己的文章,因此存在的问题很多。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学术创作态度。有位着名的学者是这样谈论自己的论文写作之道的:“写好论文后放在桌上,搁置几日后通读一遍,发现文笔有误,竟又有新思路,稍作修改后再搁置桌上;几日后再通读一遍,又发现文笔有误,还有新思路,稍作修改后搁置桌上……如此循环,数易其稿,直至无法再改,方慎重投稿出去。”我想,年轻作者应从中学到真正有责任的为学之道、创作之道。
  
  另外,漂亮、规范、合乎期刊要求的排版也能增加文章的印象分。因此,作者在完善论文的时候,应登录目标期刊的网页查询期刊的排版要求,对照该刊最新刊登的论文认真修改版面。
  
  3、重视与目标期刊的交流与沟通
  
  这里所说的与编辑的交流与沟通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投稿前的交流与沟通,与编辑探讨自己最近的研究课题、写作新思路以及期刊当前感兴趣的学术前沿、热点问题等,向期刊编辑询问自己欲投的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刊文要求等,避免盲目投稿。
  
  二是与期刊编辑就已投稿件的学术问题、专家意见、期刊出版等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是与期刊编辑就文章刊登后的社会反响、读者回馈等进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现在大多数期刊都已采用远程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均可进入系统查询所投稿件的处理流程。作者能够在系统里查询得知的信息尽量不要再向期刊的编辑进行咨询,作者很多,编辑少,不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4、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
  
  质量是期刊录用来稿的第一因素。如果期刊编辑部自身无法确保稿件质量的话,行业最常见的做法是邀请2名该稿件研究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进行双盲审质量把关。专家一般会站在理论的制高点对稿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如专家意见相左,可能还会有三审、四审等,而最终返回给作者的意见,是期刊编辑部参考专家意见整合而来的。
  
  因此,首先,作者应该相信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客观、公正的,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仔细、认真地修改稿件,并返回编辑部详细的修改说明供其参考;其次,作者如果对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不认可审稿专家的意见,应该在尊重审稿专家意见的前提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补充更多的论证材料来维护自身的观点,做深入的解说;另外,对于多次返修的稿件,作者应抱着乐意接受的态度,认真修改。每次修改都会提升文章的质量,提高作者自身的学术和写作能力。多次修改后,作者对目标期刊的各种要求将会有深刻的认识,后续投稿自会轻车熟路、事半功倍。
  
  期刊采纳稿件的标准都是学术第一、质量第一,但文章的学术价值并非一眼即可把握,很多高质量的文章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目标期刊退稿,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章忽视了影响学术论文能被目标期刊录用的非质量因素。影响文章录用的质量因素期刊编辑很难把握,但影响文章的非质量因素编辑却很容易把握。因此,作者在完善稿件的时候,应该注意影响文章的非质量因素。事实上,对作者而言,这些非质量因素都是很容易被修改和完善的。
  
  作者:吴晓红老师,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出版中心
  
  来源:《学术编辑论丛》(2014年9月)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67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02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191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43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31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43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36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68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65次

ÔÏ¿ͷþϵ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