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十个套路
万事开头难,论文也不例外。这篇文介绍的是整体的开篇布局,总共提了这么几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众所周知的难题”型布局
这类文章一般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有个A现象,但是现有的理论解释起来都不够给力。今天,我们的论文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理论/修改一个旧理论,使得这个新框架不但可以解释旧理论能解释的东西,也能解释旧理论解释不了的东西。
例子:M. Olson的"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解决了理性人为何在明知有人会不劳而获的情况还要贡献于公共事物的难题。
挑战:一般来说大家都认可这个难题,但是如何解决/现今已经解决到了什么程度,未必有共识。所以要很清楚自己论文的预设读者是哪群人。
2. “被忽视了的难题”型布局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并没有发觉有的事情是个问题。所以有的文章是这样布局的:大家每天都看到现象X,我知道你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里面有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我们现有的理论其实解释不了X。
例如科斯当时就突然发问:既有市场,何来公司?公司存在了很久,询问公司存在理由的,却不多。深入思考“使用市场其实也有成本”的,就更少。
这类文章很可能贡献卓著,但也非常难写。例如,无数的研究表明市场的行为跟“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相差甚远,但是EMH的捍卫者会竭力反击。所以要击垮EMH,颇不容易。
3.“发现了新的难题”
“我们大家以前觉得事情是会这样发生的,但是我们可能错了。我现在发现一个新的实证现象X,跟现有理论是矛盾的,但是没有关系,我构建了一个新理论可以解释X”。这个布局一般出现在案例研究中,但是也有困难。
因为出自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那么别人可以怀疑是不是个例和特例。况且,普通的作者对于这个实证现象的背景未必熟悉,所以读的时候可能不觉得这是个大不了的事,所以需要作者概括出自己这些案例的普适意义。
4.“难题其实没被解决”
这种布局比较少见,本质是说“大家觉得现在这个问题被解决了,但其实没有呢,我这篇文章来告诉大家是怎么一回事”。举例说一下:说大家都知道决策者偏好品位高的产品/组织,因为这方面理论很丰富,但是其实不然。这些理论的前提过于严苛,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大可能实现,例如每个个体用同样的选择标准以及那些品位的高低是公有知识。
这种文章也不好写。第一,你得教育读者,“其实你们对理论的理解不深”。第二,你得告诉读者,因为这些理解不深,这样的理论会导致一些他们之前没意识到的问题。
5.“补充解释”
这种套路并不激烈地冲击现在有的理论,但是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总的布局就是说,“现在理论确实能解释很多,但是我们这个新理论做得一点也不差,甚至某种程度更好,所以现有的理论不是唯一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
例如Strang & Macy 的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文章是以“追求卓越”这类的书籍为例,描述一个其实没什么用的工具也有可能达到大量的传播的背后原理,补充了现有理论的解释。
6.“关键证据”
有的理论其实看起来已经很完善,但是其实一直缺乏一个关键的证据。Zuckerman出名的论文"categorical imperative (1999)"其实恰好是这类。这篇文章中,他提到制度理论一直说合法性不强的个体会受到排挤,但是一直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证据。
他用股票市场为实证场景,看股票在行业分类的模糊度和市场对于股票的反应,发现那些分类越困难的,市场对这些股票的需求就越低。
这类布局的难点是,第一大家未必觉得证据缺乏,第二是如果真的缺乏,说明这类的数据可能真的不好找,第三是这些重证据的文章在当今社科重理论的风气下,比较难发。
7.“理论有问题”
这种布局的套路一般是这样的: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现有的理论有互相矛盾/概念不清的地方的。没关系,我这篇文章会帮你厘清这些头绪。这种布局其实非常常见,但做得非常好的少。
例如Casciaro & Piskorski (2005)的ASQ,讲的是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RDT),基本就把这个大理论的几个理论前提给推翻了,然后讲了这些理论的模糊点将会如何导致结论的错乱。这篇文章太猛,使得本来就有点走下坡路的RDT下滑得更快了。
8.“理论的拓展”
这种布局套路是说,“我们现有理论很好,但其实可以更好,如果用在现象X的话,其实连以前不能解释的X,也能被解释了”。这里用的是A. Tilcsik的"imprint-environment fit and performance"的文章做例子。
9.“理论竞赛”
“现在有一个新现象X,我们同时有两个理论Y1和Y2可以解释,但是结论有冲突。我可以告诉大家,到底哪个理论是对的和为什么。” 这种套路也非常难使用,一般来说对理论功底的要求比较深。
除了Zuckerman自己举的例,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Fligstein (1985, ASR)上的文章,为了解释集团企业的兴起,Fligstein比较了四五个流行的理论,并且一一指出里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框架。
10.“假命题”
“以前的文献觉得Y一定导致X,或者觉得Y一定不导致X,其实我们没必要这样两分地去看问题,我有个框架可以解释这个命题。
最热资讯
- 2024年非全日制双证工程博士招生
2024年上半年工程博士招生院校汇总,以下是部分院校,招生方...... - 【在职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申
【在职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申请考核制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研...... - 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硕博留学简章
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硕博留学2024年QS亚洲大学排名199...... - ·西南财经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合办金融
- ·福州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巴里理工大
- ·博士扩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 ·澎湃观察:博士扩招是高等教育之需,也是国
- ·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后进站流程
- ·2024年在职博士学费及招生院校汇总(一
- ·教育博士预科班招生简章
- ·在职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联系和区别,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