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博辅导 > 在职考博经验 > 正文

半跨专业并且在职考博能考上211博士吗?考博经验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19-06-19

今年报了两所学校,人大和贸大,人大初试成绩超了分数线约40分,但因为今年人大财金没有调剂,只根据导师排名来走,所以没有进复试。贸大可调剂,根据报录比划线,进入复试现拟录取了。

 

由于我是第一次考博,经验并不充分。比如没有提前找好导师,有尝试邮件或者电话,但是要么没回音,要么被婉拒了,最后就干脆硬考了。这点不好,能提前找好导师一定要找。

 

我自己的背景是,英语专业本科,本科时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直接从事金融类的工作,期间读了金融学的在职研。所以,我的背景可以算做半跨专业在职考博

 

确定了要考博,就开始准备了。首先18年6月底查看各所学校金融学博士招生和录取信息。这些在网上都能找到,不过我当时没看太细,人大不能调剂这点没注意到。申请审核制现在是大趋势,清北都全面走申请审核了,人大和贸大今年还是考试制,但明年不好说,现在备考的这个时间可以先准备发表论文,至少发1篇。

半跨专业并且在职考博能考上211博士吗?考博经验

我英语最有信心,准备也最少。人大有英语免试,托福过90分就够,大概可看做考博英语难易度。11月我考了托福,成绩100分,英语就放着了。但到第一天考的时候才发现,英语免试,实际上相当于只算两门专业课的平均分。

 

对于英语好的同学来说,免试更吃亏。最后我还是考了一遍,考了80,对免试成绩提高不少。贸大英语无法免试,就正常考。英语还是侧重于平时积累,如果英语水平不好的话,最好争取申请免试。

 

至于专业课,贸大考一门经济学,人大考两门,经济学和金融学。

 

贸大有详细的参考书目:经济学是范里安的微观和多恩布什的宏观,金融学是汉达的货币经济学、汪昌云的金融经济学和罗斯的商业银行管理,学校也能买到历年真题。贸大复试为面试,才需要金融学。

 

人大没有给参考书,真题也没有,只有网上有真题回忆,难度上和贸大差不多,也是中高级微观和宏观,所以在贸大的基础上补真题为主。其他还看了平新乔十八讲、博迪的投资学和圣才考博专业课。书主要做课后题,因为有答案,不妨多刷几遍。各导师的论文金融学有可能考,要专门学习并做笔记总结。最有用的还是真题,真题没有答案可以用圣才来找类似题刷。

 

笔试关键要好好看书,钻研题目和思路。考试时我也遇到没见过的概念,比如人大考了个“债务悬置”,之前就没见过,但是既然是讲债务,肯定债务融资多了或者少了,“悬置”一词大概率是多了,猜想应该和财务管理和负债表现有关,就不从定义来答了,而从影响方面谈,也能拿到分。考博又不要求满分,老师打分也更侧重于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答得合理就可以拿分。

 

复试只谈贸大。官网有说明,纯面试,进复试比例在130%~150%,打分导师占70%,其他老师30%,内容包括所报考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实务、英语问答、前期科研成果。

 

我面试时,老师听我自我介绍是英语专业后就不怎么考英语了。专业知识点考的基本没有偏离参考书。我一开始有点紧张,有好几个点没答上,直到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才想起来又答的。但是前期科研成果,毕竟是在职考博,在职研也实在是有点弱,就被一个老师追问了好久,搞得我面试后都感觉自己肯定没戏了。有些硬伤老师也知道,所以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优势点能够体现。如果能提前联系导师,确定导师对你的优势,比如英语或者数理,比较感兴趣,那面试会更好发挥些。

 

我感觉在职考博,最大的挑战不是找参考书学知识,而是能否坚持学习。我和几个小伙伴有个每周模考一套真题的群,最后就我和另一位坚持的比较好。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准备了,笔试真的不难过线,在职考更是要自己想办法找时间。

 

在职考博还有两个难题:联系导师和专家推荐信。最直接的方法是找硕士时的老师帮忙,我今年就是这么做的。

 

对于人大,我觉得有个方法可尝试一下,就是先报人大金融学的在职研究生。今年人大复试名单里有几个擦着总分和单科分数线过的,我感兴趣搜了一下(毕竟超分数线那么多,结果因为不能调剂连复试都不能进,哼),原来他们是人大读的金融学在职研,可见本校在职研比其他外校考博生,至少在挑选导师上是有优势的。

 

在职研上课都是学校老师负责,故可一举搞定结识本专业导师+专家推荐信+专业课知识培训,比起参加外面很多考博培训班都划算(不过没有英语);如果在职研第一年考博失败,第二年主攻学位拿证,增加非跨专业+专业硕士论文成果+小论文发表,申请审核制也有希望。

 

至于报考哪些学校,网上很多人都说报2-3所比较好,我想着在职时间不够准备那么多,就只报了2所,事后感觉还是报3所比较好。博士考试答题很多时候答案要结合实际展开,上考场能展开成什么样不真考一次是不知道的。而且由于有的学校复试时间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冲刺1所,保底1所,备选1所最为稳妥。

 

祝大家明年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94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26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215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54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50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74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57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86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78次

ÔÏ¿ͷþϵ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