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博辅导 > 在职考博经验 > 正文

考博前一定要清楚的10件事儿!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21-10-08

  博士也是一座围城,城内的人想进来,城外的人挤破头也要进来。作为一名过来人,根据我自己考博的体验以及身边人的各种遭遇,总结了博士期间的各种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考博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必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纵然不能提速,少走弯路,也是一种捷径。

  1、想清楚你为什么考博

  考博之前,想清楚为什么要考博。是因为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而考博还是为了逃避就业?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是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管怎样,考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哪怕是单纯的为了提升自己学历,也要心中有数。以我的观察,抱着不同的目的去考博,考博期间的状态与纠结程度是不一样的。学术兴趣导向型的博士读起来远比刷学历的博士要轻松的多。我当时身边就有一些同学,对科研不是非常感兴趣,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考博,结果博士四年时间过得异常艰难。而有的同学对科研的兴趣浓厚,自我学习和科研的动力也就更加充足。在发表了一两篇虽然不是非常好的文章之后就又形成了一种正反馈。

  我们常讲,劳动使我快乐,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是不喜欢劳动的,之所以能让人快乐是因为通过这种“劳动”的付出,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劳动是需要回报的,费力不讨好,就没有成就感。人不能总是付出,不能总是期待,不能总是看不到希望。一次次的失望,人就没有了希望。

  考博之前,想清楚自己考博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来说,兴趣导向所占的比例越大,读起来相对顺利的几率也就越大。但是也并不排除之前对科研无感,随着科研成果的出现逐渐燃起科研兴趣的情况。是非曲直,情况林林总总,至少心中对自己有一个度量。

  2、你需要面临各方面的压力

  博士需要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基本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话题。从学术研究到催婚,从收入到就业无不面临着各种压力。有时候真的让人感叹,为什么这个世界对博士如此不友好?

  但是细想,哪个职业不是如此呢?你觉得光鲜的职业,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对这个职业不了解而只能接触到光鲜的一面。我考博期间,常有人跟我说,还是学校好啊,没有各种压力,时间支配自由。这只能说他没有读过博士,对博士的了解也仅限于“博士就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既然读书,老师教完了,学生学会了就完成任务了…”

  心理咨询师马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压力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自身的,二是来自于外界的。”

  “博士生一般具有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学术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外界方面,博士生的科研涉及到很复杂和高深的工作,这是外源压力的来源之一。此外,他们的大量时间被科研占据了之后,缺少娱乐及社交生活;社会对博士群体的歪曲认识;相较于已经进入社会的同龄人,他们会不自觉地与其进行各种比较;单一的生活状态有可能导致他们缺少情感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博士生的外源压力来源。”

  那么从我亲身经历来看,博士大致都会面临如下的几个方面的压力:

  ① 年龄带来的压力。

  根据我国学制的设置,一个标准的流程下来,从6岁开始上一年级,然后经历6+3+3+4+3=19年,博士入学的时候你已经24岁,经过4年(个别学校还有3年,延期就不一定了)的博士,毕业时候你已经28岁了。中间稍有差池(高考是否复读?考研是否二战?硕士毕业以后是否参加工作?)而立之年获得博士学位也就见怪不怪了。

  考博期间,你会看到你当年的同学陆续结婚生子,而你只是在不断的贡献着自己的份子钱。虽然博士期间是可以正常结婚的,但是有时候迫于形势的压力(包括我们的财力、精力甚至是导师的压力),博士期间结婚的毕竟也是少数。这个年龄,你需要时刻面对周围对你充满“无限关怀”的七大婶八大妗子的问询和质疑。

  我当时也是由衷的感叹“我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关怀!”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www.boshivip.cn

  ② 博士期间的工资问题。

  博士虽然年龄大,但仍然还算是学生,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应该是工资最高的学生群体了(每个月有几千块钱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不等的工资)。但是少有博士却因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博士期间的对照样本已经跨出了校门:看着自己的同学早工作几年年薪几十万而获得了财力物力的各种自由,我们博士却拿着每个月勉强度日的薪水,却做着一周七天,全年无休的工作,心中难免会产生焦虑和不安。有时候参加聚会或者旅行,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参加,而是因为钱包不够鼓。硕士钱不够可以向父母请求支援,博士,少有能伸出手的。这个年龄本应是挣钱养家赡养父母,又有多少理由能伸手要钱呢?

  ③ 课题的进展带来的压力。

  前面我们提到,考博之前需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博。兴趣导向型的博士在课题的进展上显得更为顺畅,而被动型的博士则由于兴趣点不在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课题研究,这往往就会因为课题进展缓慢而产生压力。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但是这个核心内涵,不同的人的起点是不同的。

  你要明白,做科学研究的本质意味着事情并不总是按计划进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坏学生。保持冷静,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失败的实验仍然可以作为成功的博士经历的一部分而写下来。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导师,一直要求憋着发大文章,这势必会给博士带来一定的压力。一般而言,完成一篇顶级期刊文章的工作量需要的时间要比普通的论文要长的多。一篇顶级期刊,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表,导师、学生皆大欢喜。难就难在,学生着急用这篇成果毕业,导师需要顶级研究成果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时间上的不同步将会带来很大的嫌隙。

  课题进展的快慢,也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按时达到毕业要求。我个人觉得,博士毕业的难度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的论文要求,比如发表几篇SCI或是几篇专利C刊等,当然,有的课题组还会自己制定一些高于学校或是学院的标准,这就更加提升了毕业的门槛。第二个是毕业论文的要求。有的同学觉得我有了小论文,一整合不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吗?话虽如此,但是我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发现有些问题。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为了达到毕业要求,研究的方向可能不连贯,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连贯的两到三篇小论文构成,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毕业压力。

  博士除了面临这些压力之外,像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的认同感等等都会给博士造成一定的困扰。

  依旧是那句话:考博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必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纵然不能提速,少走弯路,也是一种捷径。

考博前一定要清楚的10件事儿!配图

  3、博士学位能给你带来什么

  我个人觉得,博士虽然面临这前面所述的诸多压力,但考博士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洗礼、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找个满意的工作或者提升自己的学术光环那么简单。

  个人认为,获取博士学位的过程,能给我们带来以下优势:

  ① 能让我们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博的过程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过程。考博经历了完整的科研思维训练,这个科研思维不仅仅指对自己专业的认知,更是一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从哪些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无论是博士开题报告,还是子课题的提出,都是需要基于掌握该学科原有理论基础,思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一定的假设,然后找数据或者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分析结果。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思维侧重点都不同。比如读论文是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需要的是创新思维,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分析数据和横纵向讨论的能力等。

  这个过程中,能让我们极大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对新鲜事物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就我自己而言,感觉原来禁锢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地释放。在经历了博士的训练之后,我遇到问题不再因为不懂而放弃,没有谁天生就懂一些东西,对不懂的事物呈现出开放接纳的态度,这更有助于我们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读完博士之后,即使不再从事和自己专业非常相关的研究,我们学习的一些知识会逐渐忘却,但是博士期间养成的思维习惯不会。这种学习能力是以后我们参加各行各业工作的硬通货。

  ② 能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科学和最聪明的群体

  读书能到博士的,基本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各自独特的品质,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

  博士能让我们接触最为前沿的科学,思考问题更加趋于理性,从深层次了解一个事物的原理,这或许也是科学的乐趣所在。

  ③ 考博让我们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

  我国目前的博士每年毕业也就十万左右,这个数量相比较本科和硕士,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正是因为稀有,我们也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有人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我们的就业面会更加狭窄,我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获得了博士学位,无论做哪些工作,至少我们是可以向下兼容的。最近河南在招聘辅导员,要求获得博士学位,这在大部分辅导员都是硕士学位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扎眼。但也说明了我们就业的宽泛,只要是在一个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工作的选择没必要局限在自己的狭小领域。

  4、导师将怎么指导你

  理想中的导师指导学生,应该是指导我们的学习课程、专业阅读、研究选题、研究方法、论文书写……但是现实情况是:要是这些都需要指导你,那在招生的时候导师已经把你淘汰了。

  导师只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和方向,其他的都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学习、查阅去实现。以我了解的为例,我是工科博士,一位导师一般会有六位硕士四名博士,总共十个研究生,这么多的学生,假如都挨个这么指导的话,导师估计早就崩溃了。一般的现状是,导师给予博士大方向,博士带着硕士做实验。有的导师,行政职务在身,很少能够抽出时间追踪科研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靠自己。

  学术上,博士不是教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认为博士生是单纯通过读书和上课“学”出来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博士做的是探索学术的边际,并努力把那个边际在某一个点上向前推进一丢丢。那个点,就是你的博士论文。而导师应该做的,就是在你探索边际的时候,作为岸边的灯塔,让你不会迷失方向,仅此而已。所以我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一少半是关于论文主题的宏观理解,剩下的全是方法论,也就是确保你以合理的方法去探索,探索的工具符合学术规范,成果能被学术界认可,不至于“离经叛道”。导师的学术功能多在于此。

  5、论文的重要性

  谈到论文,这分为小论文和大论文。虽然最近不少高校出台政策不再把研究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但是就目前的大环境下,虽然可以毕业,却很难找到好工作。博士找工作的一大热点就是进高校,即使博士毕业不要求发表论文,但是高校招聘老师却无比看重论文,去985高校更是要求文章的档次。在用人单位看来,博士发表的研究成果,仍然是评价一位博士水平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尽快发表,至少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这是你博士“读得好”、科研“做得好”的一个有力证据。

  至于大论文,考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研究的连贯性。一般有两到三篇小论文的工作量就能构成我们的毕业论文,但是论文的章节设置要一脉相承。

  6、阅读文献非常重要

  不止考博,包括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都是我们获得专业知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我们的研究在书本上是找不到创新点的,但是基础知识是相通的。就科学研究来说,紧追相关领域前沿的文献,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不断更新的认知。另外,阅读文献也是一个提炼创新点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做研究生,创新点非常重要,有句话说的好,凡是能用勤奋解决的问题都不算是问题,但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偏偏不仅仅取决于勤奋,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和离经叛道的奇奇怪怪的想法。当然,勤奋一点,多阅读文献,肯定能够提炼出足够多的创新点。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www.boshivip.cn

  说到阅读文献,就不得不提英语的重要性。如果你所学习的领域,中国并非世界上最顶级的国家,那你研究生期间的英语就需要拥有学术上沟通的能力,你迟早会需要去看英文原版的资料,谷歌翻译可帮不了你。前几天听同学说到,他的一篇中文杂志别拒稿了,假如没有通知邮件也就算了,偏偏编辑发了一封邮件,说目前杂志只接收双一流高校的稿件!学校名气排在文章内容前面,国产杂志水平普遍不高还是有原因的。以我所学习的工科为例,除了看一些博士硕士的毕业论文,其他中文杂志是基本不看的,研究的可信度以及创新性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并不是贬低国产杂志,目前的现实情况确是如此。要想获得持续高水平的前沿热点追踪,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熟练掌握英语是必要条件。更何况也许有一天,你学校的教材会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毕竟想要把英文教材,翻译的得体、专业、不失本意并且把一个简单的事用同样简单的中文来描述,实在是一个难事。

  7、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与课题组内部搞好关系

  导师的作用基本就是指引我们的方向,真正和我们经常打交道的还是我们身边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所以一定要和课题组内的同学搞好关系。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个带自己做实验的博士是多么幸运!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博士经历过硕士阶段的训练,无论是科研思维还是实验技能,都已经非常成熟,指导低年级的博士或者硕士能让对方省去很多无用探索。科研不仅在于你多么努力,还在于能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丢人,历史的进程从来都是以前人的铺垫作为基础的。

  搞好关系,并不是说我们要放低姿态如何,而是想着如何和其他人打成一片。老想着特立独行,那么别人在课题的进展上也会将你拒之门外。另外,不要请教过于白痴的问题,能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的问题,请尝试自己解决,事无巨细都要请教,这种思维不适合做研究生,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考博前一定要清楚的10件事儿!配图

  8、练就自己的一技之长

  不管掌握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是你关键时刻战胜别人的法宝也是和别人寻求帮助的交换条件。记得之前一个例子,说一个学习英文的二本院校的学生去参加大公司的面试,面对众多名校的竞争者,轮到他的时候,他没有展示自己获得了哪些证书,参加过哪些活动,直接向面试官说,我请求来一段同声传译。结果肯定也是非常励志的。练就自己的一技之长,哪怕有一个好身体,我们都变得与众不同。

  9、早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

  博士毕业以后的职业要早规划,不同的职业规划我们需要做的准备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想毕业之后继续从事科研,那从一开始就要专心学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逐渐积累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一般也就指的是论文了。如果毕业想去公司上班,那除了科研以外,多学习一些目标公司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早点规划,能让我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更加从容。我毕业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因为没有好好规划,毕业之后感觉没有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能跟随潮流选择大部分博士都选择自己却并不非常感兴趣的工作。

  10、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

  导师虽然指导我们,但是学习的质量我们却可以放水。研究生阶段,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为纲。课后,老师会布置更多的作业,每天晚上找资料、翻译、做PPT,有时都要忙到一两点钟才可能睡觉。这就是研究生最核心的地方:自主学习。

  相比于学会了多少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重要。自主学习是我们以后面临各行各业工作的硬通货,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让我们更加从容的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94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26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215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54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50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74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57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86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78次

ÔÏ¿ͷþϵ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