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就业何去何从,博导告诉你可以进哪些高校?
作为一名刚找到高校工作的博士,摸爬滚打于“高校求职路”相当长时间,对于“博士毕业去高校难度大吗?”这种问题想来也是比较有发言权了。
本文不仅仅会直面“难度”,更会说一些“方法论”。
接下来我以华南理工大学(985,广州)机械工程博士生(就是我啦)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目前总结的博士生毕业去高校面对的选择与情况分析。
01、大城市一本高校讲师岗
难度:★★★★★
特聘副教授/副研究员什么的,其实都是噱头,看似是高级待遇,实则为中级职称,高校讲师岗是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只是对学术成果、个人能力、导师实力要求较高,这个选择难度较高。
以广州为例,这里除了985、211外的一本工科类院校(也就是普通双非一本)主要有:
广东工业大学(广工)、华南农业大学(华农)、广州大学(广大),旁边深圳则有深圳大学。
这几所学校,想进去难度都挺高,且首个聘期的考核标准也都不低,其中,华农相对容易进去,也相对容易留校。
薪资方面呢,除了华农比较低(因为华农给编,是真的低),其他三所的待遇都很不错(应该说很香)。
而广工目前基本只要博后(不招聘应届博士,只欢迎过去做博后)。广大跟广工类似,也是比较欢迎过去做博后,但还有一点机会允许应聘特聘讲师,且留校希望比广工大一些。深大则是进校要求很高,留校也是不容易。
想留在这类一本高校,则要在3年内(首个聘期)拿到国基-青基项目,并发表可观的论文。
温馨提示,读博期间尽量把论文都挂自己一作,让导师通讯就好,因为一作才是最重要的,不少学校不承认“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的。必须要有发表中科院一区的文章,二区以上多多益善!
02、一线城市的二本高校
难度:★★★★
选择一线城市的二本高校,当然是建议找有编制的。
顺口提提编制,现在全国的趋势是取消编制,所以啊,现在如果有编制的高校,那可以说是末班车。这个选择难度不小,但是相比选择1则要容易一些。
广州的例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其优点是有编制,且工资不低(小学校特色,在编制薪资基础上继续补贴),工作压力小,生活轻松、滋润。缺点是二本院校以教学为主,且可能没有相对应的科研平台。
针对这种情况,我倒是有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仅作为提议哈)。
进去二本院校之后与原校博导保持良好联系,形成合作关系,继续回原团队做科研,赚外快,提升生活质量。这里就有一个要求,即自己博导年纪没有很大,距离退休还有一定年份,科研跟自己形成期限较长的合作。
这条出路我之前其实也没有怎么考虑,因为想做好科研,觉得二本院校的科研条件相对来说太弱了,所以一心想去一本高校。慢慢我才发觉,很多事情也不是那么的绝对,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去一个竞争小、压力小的高校,拿到编制,先保障了自己的未来生活,再寻求其他科研机会。
这样的“曲线救国”方案,现在看来是比较可行的。
03、省内其他城市的本科院校
难度:★★★
选择省内其他城市的本科院校(包括一本二本),如东莞理工、佛科、汕头大学,有编制则可以去。
这个选择难度适中,只要有足够的的科研成果便有较大希望。
这类学校的待遇都很好,且留校希望也比较大,但是科研平台较弱,想在学术上有大跃进肯定不太方便。另外小城市的生活质量当然跟大城市没得比,如果是想回老家发展的同学,就很适合走这个道路。其他情况其实跟应聘大城市一本是一样的。
区别就是受城市影响,应聘竞争要小非常多,且留校压力也比较小,可以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
04、海(境)外Top100高校的博后
难度:★★★
寻找海(境)外Top100高校的博后offer,并建议争取在2个高校待够2-3年。
这个选择难度适中,其实更多取决于博士导师有无海外人脉资源。如果导师团队有可以联系的海外团队,那就争取直接介绍过去,形成合作关系。这是最轻松、舒适的方法,对自己、对导师来说都是好事。
如果导师的海外人脉一般,或者说刚好没有合适的招人机会。需要靠自己写套磁信进行海投去寻找海外导师,那难度就很大了。在没有人帮忙介绍的情况下自己冒昧去找是很难得到海外导师的回应的,再加上疫情关系,出国留学变得更难了。这种时候可以看看有没有在海外留学的同学,并且是同个专业的,这样可以请求同学帮忙给人家教授推荐一下自己的简历。
首选Top100的高校,实在没有拿到offer,可以尝试Top200的高校。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国内高校对海外博士或博后的引进要求一般就是Top100或200。如果随便找个水平较低的高校,那意义是不大的。
05、国内排名靠前高校的博后
难度:★★
去国内排名靠前的高校做博后。这个选择难度较小,因为国内许多高校的博后门槛不高。
工科类选择清华、浙大、上交、华科等等都可以。也可以考虑新兴的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没有“铁名头”,但是属于明星院校,经费足)。
但是要注意一点,在国内高校做博后一定要进去大佬团队,打入大牛团队,并且要与原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络与合作。但是这条出路是有风险的,相对比较不稳定。
在国内其他高校做博后,一来是进入到新团队,不一定能得到团队大佬的器重,且可能会被要求换研究方向,自己的科研工作进展可能会比较缓慢;二是如果期间没有出国访学机会,那么未来博后出站的时候自己的求职竞争力还是比较有限,甚至跟博士毕业时处于同一水准。
06、留下来做本校本导的博后
难度:★★
留下来做本校本导的博后,与导师商量好工作分配,最大化彼此的利益,并争取出国待1年(这个很关键)。
这个选择难度较小,申请博后是简单的事情,主要是争取出国访学有点难度。
如果自己博导本身在院里就是大牛级别,并且导师对你能力比较认可,看好你的发展,主动邀请你留下来做博后。那么不用犹豫,选这个道路,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博后期间的发展也很关键,自己需要提前跟导师做好规划,协商好各类安排,例如前面提的出国访学;例如商量帮忙带团队,让硕士生论文给自己挂通讯,目的是提升自己博后出站留校的竞争力。
但是,如果自己博导在本院是普通水准、普通地位,那么我是不建议留在原团队开展博后工作的。因为未来发展中你大概率还是得离开这个学校,3年后博后出站你再次面临找工作的焦虑。
这里说一个比较实在的话,原先我也以为高校跟企业不一样。高校工作环境应该是纯洁、舒适的,不需要搞人情世故,没有那么多的党派纷争。但是随着自己了解工作岗位,了解各个团队的培养、操作等,也慢慢发现。高校里的关系户、人脉系是十分清晰的,每个大团队都形成了成熟的家庭树机制,大牛都在培养自己的学生留校。
所以呢,在每年招聘指标很有限的情况下,普通教授是很难在学院里争取到招聘自己学生的名额的。
07、大城市一本的师资博后
难度:★
选择大城市一本的师资博后。
前面提到的广州的广大、广工、华农,这样的双非一本非常欢迎985博士生进校做博士后,并且待遇还不错。
这个选择几乎没有难度,因为此类院校十分欢迎985博士过去从事博后研究,但是出站后留校难度则较大。
这条出路适合这样的人才:博士导师在目标高校学院里有人脉关系。
如果有这样的关系,那自己过去做博后,并且在达到考核要求后有很大机会留在该校,即可以从博后顺利过渡到讲师。如若没有联络关系,那么是不建议的,风险非常大。首先普通一本的博后经历的含金量是比较低的,如若自己未来无法留在该校,那么想去应聘更高水准的高校可以说是没有可能了,只能往二本院校走。
这里顺便提一句,为什么这些一本学校都希望博士生过来做博后,而不是更欢迎外校的博后(例如985博后)呢?
因为博士后期间申请的国家级基金项目,如若出站后离开原学校,项目是无法带到新单位的。并且由于国基项目的限制,即在一个项目结题前是无法申请下一个国基项目的。
举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一位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选择在华工做博后,并在第2/3年成功拿到国基-青基项目,出站后他去应聘广州大学的特聘副教授岗位。
如若成功进入广大,那么他原本申请到的国基项目则留在华工,他来到广大后在前1-2年是无法申请国基项目的,即无法对广大作出申请项目上的奉献。
以上就是针对应届博士生毕业后想进高校走科研道路给出的求职选择分析。
不同方式面临不同的要求与竞争,教师岗肯定是难度较大,其次是海外博后岗,最简单的则是国内高校博后岗。
当然,不同时期下大环境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例如编制是否取消、留学难度是否增大等等。
当中可能有信息错误或存在认知错误,还请各位青年教师共同探讨。
来源:湾区博士科研导师谢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最热资讯
- 2024年非全日制双证工程博士招生
2024年上半年工程博士招生院校汇总,以下是部分院校,招生方...... - 【在职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申
【在职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申请考核制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研...... - 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硕博留学简章
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硕博留学2024年QS亚洲大学排名199...... - ·在职读博有用吗?
- ·在职博士,职场进阶的“金钥匙”?
- ·在职博士:职场精英的进阶之路
- ·2025年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笔试参考
- ·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 ·2025年在职博士报名流程你知道吗?
- ·2025非全日制博士、在职博士开启招生!
- ·什么是合作办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