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博辅导 > 在职考博经验 > 正文

2017年西南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博成功经验

编辑: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发布时间:2017-12-16
  考上了博士,成为导师的得意门生,被很多人各种恭喜,叫我“某博士”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片平静。也许是在这一次漫长的考博经历中,我成长了许多的缘故。我遇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颠覆了我很多原有的看法,也教会了我许多宝贵的东西,是时候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作为人生的一次宝贵的回忆,如果其中有什么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可以帮助到其他的人,那当然是我的荣幸。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201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考研失利的情况下,调剂到了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7年毕业拿到教育学硕士学位。本科和研究生的两所院校都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在师范类院校里也只排全国的十几名,从履历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平庸。
  
  因为是少数民族,所以我参加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最后于2017年5月得到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算得上幸运吧!对于自己的考博经历,我有以下这些想说的。
  
  一、为什么要考博
  
  个人觉得读不读博士,需要看个人发展是不是在学历、学位和学识方面有相应的需要。如果没有一定要读的必要,我觉得可以不读,盲目追求学位投入产出比会很低。为了拖延就业而考博(就像我考研的时候一样)更是不可取,对自己的认识是选择考和不考的关键,如果你觉得即使要付出大笔的金钱和时间去换取一个博士学位有助于你获得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生,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如何准备考博
  
  决定了考博,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现有的时间和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如何考博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如果时间很长,可以多了解了解目标院校的老师们,再有目的培养一下感情,彼此熟悉熟悉。也可以有的放矢的让自己得到相应的成长,多拿点奖,发点文章什么的,到时候可以更好的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面。
  
  但是不管准备的时间多还是少,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的:
  
  1、深入了了解目标院校录取博士的流程和政策。
  
  你需要密切关注学校的网站,多看看往年博士考试相关的文件和录取情况。是申请考核制还是普通的考试制度,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如果有好的国家与单位政策,比如: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符合条件的汉族考生也可以参加),针对辅导员、大学老师的博士进修政策之类的,一定要好好的考虑。根据这些文件,你可以推断出自己考时考博候大概需要做些什么事情,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至少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2、尽量的联系一下对方的老师。
  
  当你确定了院校,你可能需要选择一下自己未来的导师。尽早的联系导师,让导师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你存在,想要考他/她的博士生,还有一些你的基本情况,导师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
  
  有的导师会以为没有人要考自己,所以不去向学校争取带学生的名额,所以提前一点联系导师很重要,如果导师喜欢你也会为了录取你做出一点努力。
  
  大学时候的老师,研究生期间的导师和老师,分布在全国各大院校的同学都有可能会成为牵线搭桥的那个人。至少发一两封礼貌的邮件甚至打一两个骚扰电话,也会好过籍籍无名的努力。
  
  3、符合条件的英语。
  
  考博的英语真的有点硬性条件的味道,如果你在这个上面差了一两分,真的会非常非常的可惜。有的学校博士英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免考,比如:六级500分以上,或者雅思6.0分以上什么的,如果有条件去达到这些免试条件,一定要去试试看。
  
  有一个考试在头上压着,学起英语来也会比较有动力。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那么可以在淘宝上买一些考博的英语真题来有针对性的复习,至少了解了解题型会对你的考试有帮助,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吝啬。
  
  4、有方向的专业课复习
  
  你要考的学校不一样,专业不一样,甚至导师不一样,发到你面前的博士考题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有时间去读一读导师的文章,了解一下导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自然对你的考试大有帮助。
  
  如果没有时间至少把导师的文章搜罗下来看看题目,大概做到心里有数。自己专业的各种经典书籍,过一遍当然是大有好处的,至少在写答案的时候引用一两句会显得你很有搞学术的潜质(喜欢读让人读不懂的书是做学术的修炼之一)。
  
  如果可以通过淘宝或者过去考过的师兄师姐来获得过去的真题就太幸运了,一定要好好的研究题型,体会一下这种考试的出题的感觉,对你的考试一定是大有帮助。
  
  在答题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注意答案的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把这一场考试当做一场表演,尽量的向导师展示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清晰的头脑,冷静而理性的思维。
  
  5、大胆的尝试,不要放弃。
  
  只有去试一试才会知道结果如何,我亲眼看到了很到人提到考博就觉得太过困难而放弃,也看到有人报了名最后却放弃参加考试。其实考博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次考试而已,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考不上,所以不管怎么说试试看是值得的。
  
  如果读博真的关系到你是不是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多为它付出几次也是值得的。至少我了解到的是,一次成功考上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坚持考了好几次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不要畏惧,不要放弃,坚持下去!你会做得更好!
  
  6、关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一般学校都会在11月公布招收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学生人数,想要参加该计划的考生要多多关注学校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有关文件。不过学校招收的名额和往年相差不大,大家前期可以参考往年的资料决定要不要报名这个计划。
  
  靠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一般名额会比较多,应该优先选择报考这些学校,被录取的概率比较大,而且还会有导师专门招收该计划的学生。如果你看到报考院校的录取名额比较少,那就值得注意了,因为名额太少,所以你考的这一年你所报考的学院不一定会分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生录取的名额。建议大家在多方咨询后,确定有名额分到报考学院的情况下报考。
  
  三、考博全过程
  
  一直学习的是教育专业,因此老师是我职业规划的首选。本科的时候,我不太满意自己的专业,曾经一度想要换专业。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在参加教育实习的时候,我进一步发现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做一个小学老师,因此感觉到十分的痛苦,于是抱着拖延的态度考了研究生,想着研究生毕业了可以做中学教师,也许会更适合我。
  
  考研读研期间,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教育学专业,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萌生了以后走学术研究的想法。原本想的是毕业了先去中学工作个一两年,准备充分了再去参加博士考试。而且已经做好了考个好几年的打算(我大学的老师几乎都是考了好几年才考上),但又想到即使要考好几次也总要有第一次,早一点了解考博是什么样的也好,所以就在准备极其不充分的情况下去考了。
  
  为了充分的了解考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一口气报考了五所院校。选择的时候也很简单,就是国内师范类院校排名的第一到第四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再加上北京大学。重点看了看五所学校的考博时间都能相互错开(参考往年的能错开),就报名了。
  
  其实五所学校要准备的材料都大同小异,准备好一份其他四份都基本差不多了。我也竭尽全力的联系五所学校的导师,最后除了北京大学的导师没有给我回音之外,其他四校的导师都对我的报考表示欢迎,有的比较热心的导师甚至给出了一些简单的复习建议。
  
  除了西南大学之外的四所学校都是申请考核制,需要按照指定的时间提前寄出材料供导师筛选。结果除了华东师范大学之外的三所学校都通过了我的材料,允许我去参加博士考试的初试。这意味着,我这一次要参加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入学考试。
  
  11月才下定决心去考博,报了名。 12月我就动身去了武汉,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
  
  我几乎是零准备的进入考场。不过出乎我的意料,笔试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我居然能胡诌不少的内容。面试的老师也非常和蔼,甚至和我报考同一个导师的另外两个考生也一点没有拿出“竞争对手”的气势,对我这个比她们小了十来岁的小妹很是友好。
  
  心情轻松愉快的考完试,我还在武汉玩了两天才回去。
  
  接下来的1月和2月都在家里过年,吃吃喝喝玩玩,改了改硕士毕业论文,几乎没有怎么复习。华中师范大学的考博成绩出来了,我果然垫底,不过因为和我报考同一导师的其他两位老师都是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汉族考生,所以她们需要再加试一场英语,我这个最后一名居然还有机会,不过接下来只有被动的等待了。
  
  2月返校,为了参加北大的考试,我在宿舍啃了一个月的书,硕士毕业论文也改出了二稿。从3月开始,我就又踏上了考博的旅途。这个时候尝到了报考多所学校的苦果,3月9日我首先去了北京,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初试,因为报考的专业和我的本专业不一样,所以虽然我啃了一个月的教育学原理的书,但是我很多专业知识题根本答不上来。
  
  现在只记得卷子的最后一题让我写一篇教育学小论文。因为破罐子破摔,我心情放松,写得及其开心自如。考完之后,我还去颐和园玩了一下,然后回去等笔试成绩看是否有面试机会。
  
  回了学校之后,我渐渐的开始感觉到有论文双盲和找工作的压力。我积极的开始修改毕业论文的第三稿,无视其他找工作的同学,坚持自己的考博之路。
  
  3月17日,我去了重庆参加西南大学博士考试的初试,从北京赶回桂林,再从桂林去重庆,路途漫长,任务繁重。我几乎没有复习的时间看新的专业书,所以专业上我只有依靠自己从前的专业基础,加上温习了一些考研时候背的知识点。英语则是依靠淘宝上的英语真题(也只做了一套)。
  
  不过我惊喜的发现,之前为了考北大看的教育学原理的书,几乎本本都是我们专业的必读经典书(读了教育学七年,我一本都没读完过,我很羞愧)。所以,居然所有的题目我都还算可以应付,真是有种书不是白读的感觉。
  
  接下来是3月23日,我又一次到北京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同样是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笔试的题目我做得不错,但是面试的时候我很紧张,回答得不是很好。当时就觉得自己希望不大,心理很崩溃,不过还是忍住了眼泪没有哭。北京师范大学考完之后,我回了老家一趟,参加闺蜜的婚礼,也小小的调剂歇息了一下。
  
  因为北京大学的初试成绩不够分数线(分数线是80多,我只考了60多,不过能及格我很意外,坚信是我的作文写得比较好),不能参加复试。北京师范大学笔试成绩不错,面试成绩不好,所以也不能被录取。而华中师范大学那边的情况我完全无法掌握,只有无尽的等待。就在十分痛苦,焦躁,绝望的时候,我接到了西南大学的复试通知。
  
  于是我重新整理好心情,从家回到学校,在淘宝上买了复试的真题,抓紧最后的两天时间突击式复习。4月7日去重庆,同样是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这一次考试,我非常超出了平常的紧张,但是考得却很顺利。可能是考了许多次,我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考博经验吧!
  
  至此,我所有的考试都结束了。5月初,我接到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个我通过了西南大学的博士考试,被西南大学录取。第二个,华中师范大学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另外两名老师没有通过英语的加试,华中师大和导师同意录取我。最后,再三考虑,我在两个火炉城市之间选择了重庆,婉拒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导师。
  
  原本只是想去看看考博是什么样的,才好像恶作剧一般的一口气报考了五所大学。现在考完了,居然有两所大学愿意接收我做他们的博士生!
  
  现在想想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而且我复习的时间是那么的短,看的东西是那么的少,完全颠覆了我过去中考、高考甚至考研的经验。
  
  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的考试的时候,唯一想的是怎么咬着牙在车上飞机上多看两行书,或者苦中作乐的自嘲“自己报的名,跪着也要考完”.
  
  现在有了时间,仔细的想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其实也为了考博做了不少的准备,虽然我没发表过任何的核心期刊,但是也发表了十篇学术论文,也拿到过类似于“国奖”之类的一堆奖状,在决定考博前也已经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毕业论文。
  
  这些平时的努力也从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帮助了我,让我能够排除困难考完博士,让我在导师的眼中变成一个还不错,有研究潜质的学生。
  
  在没有参加考试之前一个劲的想自己考得上,考不上,考试有多难,大概都是不准的。
  
  能不能被录取,或者是不是能做成什么事,只有直截了当的去做,去做了自然就会有一个结果。
  
  这一次考试中,我邂逅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更加勇敢,更加努力,更加坚强,更加优秀。毕竟,博士录取通知书只是一张通往某种未来道路的门票,而更好的自己却是解决人生所有难题的结果。
  
  我从不怀疑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之道是多么的漫长而艰辛,在考博之后我更加的坚信自己就是那个能把梦想实现的人。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94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26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215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54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50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74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57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86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78次

ÔÏ¿ͷþϵ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