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报名电话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说明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中心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 正文

【在职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高级课程班(重庆班)招生简章

学制:2-3年学费:12.8万上课地点:重庆班

  简章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高级课程班(重庆班),学制2.5年,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天;学费人民币12.8万元,报名费800元,资料费2000元,总计人民币13.08万元;修满学分并符合同等学力申博的学员,按照社科院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门全景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民经济学专业高级课程班(重庆班)招生简章

 
【学院简介】
1、学科优势
中国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社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我院现有40个教学系;截至2017年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含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含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2、师资优势
全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14名、硕士生导师1102名。学者们贡献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在《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公布的505名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学者当选。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以来的学习中,截至到2014年6月,我院共派出31人次专家学者为政治局委员进行授课,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
3、研究生教育成果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自建院以来累计培养了六千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据初步统计,在已毕业的学生中目前有多人担任省部级、司局级以上领导职务;更多的已毕业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与资深专家。同时我院自1989年起开始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是全国举办在职研究生教育项目时间最早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截至目前,共举办了四百多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开设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哲学等数个学科领域,4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累计培养了上万名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绝大多数学员目前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高级领导干部和学术研究带头人。

【所系简介】
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属系,成立于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为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和行成建制规模效益,根据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授的提议,对部分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承担导师工作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专门组合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2004年更名为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 
政府政策和公共管理系主要开设有国民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两个专业,主要研究与培养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能源经济与政策比较、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理论与资本市场、信息系统与经济管理、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与政策、区域经济、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政治制度、参政党与人民政协功能研究、政党协商与中国参政党建设、协商民主等。同时为研究生院开设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管理等公共课程。 
政府政策和公共管理系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0名,硕士生导师7名。从2000年以来已培养毕业包括港澳台的博士研究生400人,硕士研究生90人。现任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新清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门一角


【项目特色】
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本课程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面授主讲,同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参加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
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以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建立高层面的学员结构,搭建一个提升系统思维的交流平台,与国内享誉学术界的著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碰撞思想。通过卓越战略思维的脑力激荡和知识信息的交流沟通,进行高端的价值分享,丰富多彩的学用相长的活动将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强强联合、拓展商机的精英圈子,构建顶级的事业发展平台。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  分
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3
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前沿3
西方经济学4
货币银行学2
专业课
(选开)
“十三五”规划2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2
大数据统计及分析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
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2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民经济发展2
互联网与企业金融资本运作2
经济增长专题2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2
 
 
选修课
(选开)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
政府引导基金模式探索与分析2
证券投资分析2
政治经济学2
社会保障2
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2
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
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分析2
 
   延深课
(选开)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能源经济与政策比较
十九大经济热点解析
国际问题前沿
新经济发展论坛、游学
-
-
-
-
-
 

 
【拟定部分师资力量】
王新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导
李  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学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邹东涛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特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兼任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中组部直接联系的知识分子。
李连仲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博士生导师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导
杨建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崔民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等职务。
郑秉文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    
蔡跃洲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金  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裴长洪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罗仲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张  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 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
高文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贠  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训


【招生对象】
1、希望继续学习深造者;
2、政府机关、企业等高中层领导;
3、高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4、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报名条件】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学习安排】

学    制:两年半,共四学期;最后半年撰写结业论文。
学习时间: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天。
学习地点:重庆

【学习费用】

报名费800元/人(含资格审查费、面试费、考试费),资料费2000元/人,学费人民币128000元/人(含学费、结业考试费、结业费、结业论文指导费等),总计人民币130800元;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证书颁发】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级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结业证书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站查询。
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我院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通过考试与论文答辩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报名程序】

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2寸免冠彩色近照4张。
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面试合格后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交款方式】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房山支行良乡分理处
户  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账  户:0200 0264 0920 0176 883
注明:姓名+国民经济学学费 (提示:开学一月后,退学不退费)

【咨询方式】

 咨询老师:徐老师
 咨询电话:010-56038635 13366257741
  

【咨询方式】

留言咨询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210726385(微信)

扫描微信:

教育博士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姓名: *
手机: *
专业: *
留言: *
更多高校更多高校
浏览次数:10300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览:7377次

中国科学院

浏览:6915次

北京师范大学

浏览:2202次

上海大学

浏览:1547次

中国政法大学

浏览:1440次

北京大学

浏览:1360次

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1241次

武汉大学

浏览:1181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1171次

ÔÏ¿ͷþϵͳ